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黄氏】黄葛·一


摇晃的辎车上,我头晕的厉害。

杂草丛生的驰道两侧散落了几片碎砖,记录着数十年前精心修缮过的痕迹。

心思一片混沌,血管般的枝蔓自左右两侧涌入眼帘。

旧时初入荆楚,家君载着我与长姊月华一路颠簸,差不多也是这副光景。

我扯了一把枝蔓扔着路旁,试图宣泄无处安放的头晕恶心。

车轮碾压草茎的声音与这样荒废的驰道相得益彰。

天色将暮,磕磕绊绊的路况使我愈发气馁,不禁埋怨起曾经满心期待游学之旅的自己。

实在是愚不可及。

难得有机会可以在州郡中随侍宋先生衷,传习《法言》。

但是由于骨头都要被颠散架了,我根本无心治学。

“倘若听从家君的建议的话……不。”

我扪心自问,又旋即否定了这个想法。

听从家君的建议,就意味着必须面临水镜先生或庞德公单方面的训话。

可怜我既不擅清谈,又无感于经世致用,只剩下脆弱的神经可供磨损削薄。

身体与心灵,希望能被削薄的自然是前者。

话虽如此,这段车程实在是忍无可忍,侍女子晴搀扶着我吸了点嗅盐,子昭向车夫出声询问。

“请问还有多久的车程?”

“半个时辰吧,或许能在太阳落山前赶到。”

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我伏在子晴的肩头小憩。

简短地道谢之后,子昭取来蒲扇为我纳凉,又掏出了昨日圈点的章句诵读起来。

我心不在焉地听,望着车窗外残阳一跃一跃地沉没在苍山之间,

读到“闲门以虚,终不可实也”的时候我感到不安起来。

仿佛意有所指,又仿佛被抓住了某些把柄。

尽管子昭言者无心,然后我实在不是一位合格的听者。

不仅曲解了其中含义,还莫名生出来许多顾虑,

“这应该不是在说我罢……”

这时窗外传来悠然的长啸,打断了子昭的吟诵。

似乎很是舒畅,以至于使我都难以忍耐四肢的僵直酸痛,朝车窗外探去。

“公子当心!”

“先前习家的公子也是这样不小心,被沿路的荆棘刮伤了脸,留下好长一条口子。”

我当即坐回子晴身边。

然而注意力已然被那声长啸分散,我望向路肩另一头的杂树生花。

忽然出现的一株辛夷袅袅娜娜,遮蔽了初春的凄清。

辛夷旁伫立着一位惨绿少年。

是谁?

视线对上了。

一秒、两秒......

仿佛逃避似的,我将头匆匆瞥向一旁。

向氏?杨氏?还是庞氏之子?都不是,甚至不曾听闻长辈们提起过。

虽然事出突然,而且只有几秒而已,但是我绝对没有记错。

少年清俊的眉目,只需一眼便令人难以忘却。

我笑了起来,甚至忘却了车旅的劳顿。

“公子在笑什么?”

游学荆楚,我并不喜于官学间以象数解《易》的理路,浮泛的仕宦之气更加令人无所适从。

因而这偶然间的惊鸿一瞥,在我眼中有如幸运的征兆。

最好能打听到此人出处才是。

彷佛是此行的唯一收获,我靠在子晴肩头,脸颊上感受着微风吹拂,咀嚼回味起学舍的见闻。

蔡氏、蒯氏的子弟总是自觉高人一等,成日间盛气凌人的模样恨不得让人揍上两拳。

曰鼓在暮曰钟在晨,不过是迂阔的夜谭而已——高粱子弟终归需要“门第”,就像是婴孩需要奶瓶。

门第各异,就无所谓高低了。

这种琐事上强行较真,属实拙劣。

只是治学,真若是敛了神色,倒像是在废墟上有所构建:全然自信自顾的“义理”来铺陈构架。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自有一番所谓理路,理路来去,一路还是废墟,思想的瓦砾。

夕阳残照,汉家陵阙......

于自我怀疑间质疑汉家今在何处?

北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氏自诩为汉家。

真是荒诞可笑。

好在没有“汉家”,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汉家”;假如确乎存在什么“汉家”,而又不合时下诸君的志趣,才真是尴尬狼狈。

狼狈之余,也不乏畅快者,庞氏子言:“食汉禄,为汉臣,正不知还要经过多少世代的因循,也许就这样下去。可如今的世道,若无胆识直入死地,向死而生,枉论所谓汉臣。”

也是有趣,甚是有趣,庞氏这位名统的少年,总是能令人耳目一新。

庭院间的辛夷花架飘着冷冽香味,一丝一丝舒展在学舍里。

辛夷自开自落——这让我恍然惊觉研学所剩的时光不多了。

不过回去又要特聘西席讲学而已。

我原本打算无所挂碍地接受这一切,然而庞氏子的这番言论,使我心中的归意转化为一片模糊。

平生追壮观,清谈极沧洲。

贯穿身体的舒畅感,告诉我宋先生还想指点一二。

“学者不以持重守成为义,这是为学不朝一日之功。”

我不晓得宋先生这番话褒贬何意,他自有他的古朴典雅,正所谓:闭门草《太玄》。

不过庞氏子似乎有些局促。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我掩面冷笑。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种论断,首先要训诂什么是学,其次要训诂什么是道,再次、还要训诂所谓“为”的具体内涵,通篇训诂完了,便是洋洋洒洒的万言文章;没毛病也无趣,如瓶颈那样细,一拉就断了。

先贤所留存的,可绝非现下这一番境况。

还是要持重,要自我和解、总比取媚世俗强些——宋先生不可拆解的古朴,一上来看便说:“得意忘言。”

再回过头去看圣人,圣人说:“非道远人,人自远道。”

在往圣先贤们客客气气的压力下,毫不客气地自嘲道:为学到这个地步,我真堪称百无一用。

风吹着辛夷花瓣零落成泥。

由于只有十数名学生,讲学应该很快就可以结束才对。

只不过宋先生玄之又玄地义理夹杂着自家训诂令人望而生畏,甚至间或还吟诵了几曲《四愁》聊以解乏。

结果所有人都昏昏欲睡,真是难以置信。

其实宋先生也可以深入浅出,讲得有趣些,但他似乎有意发挥了晦涩生僻的极限,算是打压我辈平日的疏懒罢。

我认为这个想法很合理。

在被宋先生公然打压之后,我的手上多了一卷典籍,是此番将要典校的《解诂》。

我自垂髫之年师从先生宋仲子,排行十二。

我辈遍注《易》《玄》,积年如一日的典校生涯看似漫长枯燥。

实则一晃而过,而且再也回不去了。

我一面思念着它,一面又怀着奇特的恐惧,担心它不再是我喜欢的模样。

我喜欢在初春的时节骑一头小黑驴,斜把一枝柳枝,当小驴倔着脾气要吃花儿时——从州府至学舍的小径上,一溜烟地生着粉嫩的野花,飘摇着数点毛茸茸的柳絮——我将柳枝敲打在驴屁股上,它发出“哎哟”一声欢叫,撒开四蹄,将我眨眨眼就带回了学舍。

学舍旁流淌着一条小渠,小渠环绕着村社曲曲折折地流入涧水。

我赶着驴回来时,师兄便会放下笔,从房屋内走出来,懒懒地舒展一下身躯。

屋外有很好的阳光,我从驴背上一跃而下,给师门带来新鲜的粮食和新鲜的、州府的消息。

先生漫不经心地听着,去小渠那拎一盆水给我,说:“洗洗,来,洗洗,十二。” 

先生总是唤我十二的,连带着师兄们也一并如此称呼。


评论 ( 1 )
热度 ( 796 )
  1. 共7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茱萸别秌子 | Powered by LOFTER